IEC 62443 的核心精神是什麼?
制定初衷是為了工業自動化與控制系統(IACS)在面對日益嚴峻的資安威脅時,所面臨的獨特風險與防護需求而制定。與傳統 IT 系統不同,IACS 更關注的是「生產/營運連續性」與「設備可用性」,任何設備/系統中斷或異常操作都可能直接導致生產中斷、設備損壞,甚至造成工安事故與環境災害。因此,IEC 62443 不只是將 IT 安全規範套用到工業環境,而是針對OT營運技術的實際需求進行系統性設計,核心精神可為:
1. 縱深防禦(Defense-in-Depth)
強調分層防禦的概念,從設備層、網路層、系統層到管理層,逐層設置資安控制措施。即使某一層遭攻破,仍有其他層可提供防護,降低整體風險。
2. 風險導向管理(Risk-Based Approach)
不強調一體適用的標準化防護,而是根據設備與系統的實際風險進行評估、分級與防護措施設定,讓企業能以合理資源取得最佳保護效果。
3. 區域與通道架構(Zones & Conduits)
利用風險評估將IACS劃分為不同風險等級與安全需求的「區域(Zone)」,並以「通道(Conduit)」管理區域間的通訊與控制流向,有效隔離與控管區域間的資訊傳送風險。
4. 資訊安全角色與責任(Security Roles & Responsibilities)
明確定義參與單位的資安責任,包括:資產擁有者(Asset Owner)、維護服務提供者(Maintenance Service Provider)、整合服務提供者(Maintenance Service Provider)、產品供應商(Product Supplier)。每一角色在IACS的生命週期中均有對應的資安任務。
安全的產品開發生命週期(Secure Product Development Lifecycle)
資安應從設計階段即納入考量(Security by Design),並貫穿系統的開發、部署、操作、維護與淘汰等全生命週期。這有助於持續防範新興威脅與漏洞。
想了解更多IEC 62443內容,請參考ISO顧問職人
1. 縱深防禦(Defense-in-Depth)
強調分層防禦的概念,從設備層、網路層、系統層到管理層,逐層設置資安控制措施。即使某一層遭攻破,仍有其他層可提供防護,降低整體風險。
2. 風險導向管理(Risk-Based Approach)
不強調一體適用的標準化防護,而是根據設備與系統的實際風險進行評估、分級與防護措施設定,讓企業能以合理資源取得最佳保護效果。
3. 區域與通道架構(Zones & Conduits)
利用風險評估將IACS劃分為不同風險等級與安全需求的「區域(Zone)」,並以「通道(Conduit)」管理區域間的通訊與控制流向,有效隔離與控管區域間的資訊傳送風險。
4. 資訊安全角色與責任(Security Roles & Responsibilities)
明確定義參與單位的資安責任,包括:資產擁有者(Asset Owner)、維護服務提供者(Maintenance Service Provider)、整合服務提供者(Maintenance Service Provider)、產品供應商(Product Supplier)。每一角色在IACS的生命週期中均有對應的資安任務。
安全的產品開發生命週期(Secure Product Development Lifecycle)
資安應從設計階段即納入考量(Security by Design),並貫穿系統的開發、部署、操作、維護與淘汰等全生命週期。這有助於持續防範新興威脅與漏洞。
想了解更多IEC 62443內容,請參考ISO顧問職人
如想留言,請先 登入會員 !